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四個的一些資料信息,下麵是(揚升資訊www.balincan8.com)小編整理的與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四個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,一起來看看吧。
江南四大才子又稱“吳門四才子”,是指明代時生活在江蘇蘇州的四位才華橫溢且性情灑脫的文化人。一般認為是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、徐禎卿。
他們各精通什麽,朋友還是到我給你的這個網址去看看咯,因為真實太多,就幫你這些阿,不知道有沒有用,你先看看啦,我再找找看~~
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、徐禎卿!
祝允明(1460-1526年)是明代書法家,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多生一指,又自號枝指生。江蘇長洲(蘇州)人,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。與唐伯虎、文征明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
文征明(1470~1559年),初名壁,字征明,後更字征仲,號停雲,別號衡山居士,人稱文衡山。長洲(今蘇州)人。“吳門畫派”創始人之一。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與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稱“明四家”。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,授翰林院待詔,故稱文待詔。
唐寅(1470~1523年),字伯虎,又字子畏,別號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魯國唐生、逃禪仙吏等,有“江南第一風流才子”之美稱,蘇州人。明代著名書畫家、文學家。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、仇英齊名,史稱“明四家”。詩詞曲賦與文征明、祝允明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,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。
徐禎卿(1479-1511年),字昌穀,又字昌國。常熟梅李鎮人,後遷居吳縣(今蘇州)。明代文學家。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因“文章江左家家玉,煙月揚州樹樹花”之絕句而為人稱譽,
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、徐禎卿
祝允明(1460-1526年)是明代書法家,字希哲,號枝山,因右手多生一指,又自號枝指生。江蘇長洲(蘇州)人,出生於七代為官的魁儒家庭。與唐伯虎、文征明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
文征明(1470~1559年),初名壁,字征明,後更字征仲,號停雲,別號衡山居士,人稱文衡山。長洲(今蘇州)人。“吳門畫派”創始人之一。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與沈周、唐伯虎、仇英合稱“明四家”。54歲時以歲貢生詣吏部試,授翰林院待詔,故稱文待詔。
唐寅(1470~1523年),字伯虎,又字子畏,別號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魯國唐生、逃禪仙吏等,有“江南第一風流才子”之美稱,蘇州人。明代著名書畫家、文學家。繪畫與沈石田文征明、仇英齊名,史稱“明四家”。詩詞曲賦與文征明、祝允明、徐禎卿並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,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。
徐禎卿(1479-1511年),字昌穀,又字昌國。常熟梅李鎮人,後遷居吳縣(今蘇州)。明代文學家。與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征明稱“江南四大才子”(也稱吳門四才子)。因“文章江左家家玉,煙月揚州樹樹花”之絕句而為人稱譽。
一說為唐、祝、文和周文賓。但查遍史書未曾有關於周文賓的記載。
眼下有關明末四大才子的影視劇頗多,講的都是唐伯虎、祝枝山、文徵明、周文賓四位蘇州文人的故事,而曆史上真實的四大才子是什麽樣的呢?事實證明曆史上沒有周文賓其人。
唐、祝、文、周中的前三人,曆史上確有其人,而周文賓是文人後來虛構的。曆史上的“吳中四子”,是指唐、祝、文、徐,徐即徐禎卿,徐是明代文學家,與李夢陽等人並列“前七子”,其詩風格清朗,但不通書畫,性格也與另外三位不同。大概這個緣故,後來文人又杜撰了一位相貌秀美的周文賓來湊數。
由於其瀟灑飄逸、傲世不羈,又治印“江南第一風流才子”章,仕女畫登峰造極,故被後人誤解,留傳許多風流傳說,如“唐伯虎三點秋香”等。其實他坎坷一生,貧困淒苦。可謂是我國古代知識分子懷才不遇、無以報國的典型。
明嘉靖二年(1523),54歲他健康狀況更差,這年秋天,應好友邀請去東山王家.但見蘇東坡真跡一詞中有二句: “百年強半,來日苦無多 ”,正好觸動唐寅心境,他一陣悲傷,告別回家後,從此臥病不起,不久結束了他淒涼的一生。
長於用細筆創造出幽雅間靜的意境,也能用瀟灑、酣暢的筆墨表現寬闊的氣勢。畫人物和水墨花卉,技法熟練,風格秀麗。畫水仙多用冰白知法,花葉離披,備天然之妙。他的繪畫作有《雨餘春樹圖》、《影翠軒圖》《洞庭西山圖》、《綠蔭清話圖》、《綠蔭草堂圖》、《鬆壑飛泉圖》、《石湖詩圖》、《失竹》、《江南春圖》、《古木寒泉圖》、《塞村鍾馗圖》、《鬆聲一榻圖》、《好雨聽泉圖》、《蘭竹》、《梨花白燕圖》、《水亭詩思圖》、《仿王蒙山水》等。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